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有公益性图书馆、美术馆免税进口藏品管理办法》的通知
旅游行业标准 LB/T 089-2024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广西旅游实施“串珠成链”工程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玉林茶泡
./mlwh/t18686137.shtml ./mlwh/W020240820601155371674.png玉林羽毛画
./mlwh/t18686136.shtml ./mlwh/W020240820601857548249_ORIGIN.png州佩功夫
./mlwh/t18686135.shtml ./mlwh/W020240820602513229667_ORIGIN.png万花楼
./mlwh/t18694334.shtml ./mlwh/W020240820603209722588_ORIGIN.png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解读《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
什么是“以文塑城”?
“以文塑城”是一个成语,本意是通过文化来塑造城市形象。其强调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城市应该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 “以文塑城”中的“文”指的是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等,而“城”是指城市、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等。总体强调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提示了城市应该注重文化建设,挖掘和利用本地区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努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记者 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07-05 09:0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京召开。这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十分重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旅游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考量。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对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工作、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重要内容。 [07-05 09:10]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旅游公共服务作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游客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散客化、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特征日益明显,人民群众对旅游公共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着旅游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保障不够充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仍显落后,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发展水平与我国高速增长的旅游市场不相匹配。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让游客游得安心、游得舒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07-05 09:13]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指导意见》立足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指导意见》的出台,既是破解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难题、完善供给体系、稳步提升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对于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07-05 09:15] 记者 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制定的依据和过程? [07-05 09:18]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2013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从法律上对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出了要求。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重要任务。2024年5月,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也对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07-05 09:20]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22年10月谋划起草《指导意见》,并同步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工作。2023年7月,初步形成《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起草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注重将制度设计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多次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各方专家的意见,经过走访调研、充分酝酿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指导意见》。 [07-05 09:20] 记者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07-05 09:2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以及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力量解决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弱项,计划利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明显扩大,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对薄弱领域、高峰时段和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07-05 09:25] 记者 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07-05 09:30]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当前,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各级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非营利组织、市场主体和公众广泛参与,加快形成主体多元、保障有力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坚持旅游为民,围绕旅游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的发展趋势,聚焦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破解旅游高峰期游客“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难题,培育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让游客游得安心、游得舒心。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推进协调发展。统筹群体之间、国内外游客之间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充分保障游客权益。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统筹社会公共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实现主客共享。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深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创新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和机制,盘活存量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大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效能。 [07-05 09:30] 记者 《指导意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07-05 09:3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保障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明确了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第二部分提出了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大方面共15项任务;第三部分从资金、土地、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组织保障的具体措施。关于重点任务:一是在优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线下旅游服务中心布局,打造新型旅游服务中心;加强线上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信息数据共享、发布。二是在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旅游风景道工程,推出一批配套服务好、道路风景美、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旅游风景道;提升旅游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旅游交通运输服务,解决旅游高峰期拥堵问题。三是在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旅游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强化旅游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优化旅游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布局;增强旅游应急救援的社会参与。四是在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旅游惠民便民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要丰富旅游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旅游场所的文化内涵;提升公共文化场所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旅游吸引力。 [07-05 09:40] 记者 推动《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下一步有哪些工作举措? [07-05 09:4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同志 7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推进会,对贯彻《指导意见》进行全面部署,推动《指导意见》落实落地。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会议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对《指导意见》进行报道,及时组织专家进行政策解读。二是研究制定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标准规范,为各地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业务指导。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地方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将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07-05 09:50]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措施》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关键是要把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侧看,我国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一批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新场景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从供给侧看,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正在提速,产业体系对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等新形态和新模式的支撑有望进一步增强。打造消费新场景有助于更好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不断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有关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出台《措施》,与已出台的消费专项支持举措形成合力,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新需求,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问: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一批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推广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引领突出的典型案例,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消费端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 问:《措施》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措施》围绕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和社区服务消费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加速推动消费场景应用升级和数字赋能,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一是培育餐饮消费新场景。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鼓励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提供高适配用餐服务,更好满足婴幼儿、孕产妇等人群多样化需求,推进餐饮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推进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 二是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积极发展冰雪旅游、海洋旅游等业态,鼓励发展旅游专列等旅游新产品。推动城乡文旅提质增效,引导和扩大体育休闲消费。优化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 三是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鼓励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动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培育推广一批引领性消费品牌,培育国货“潮品”消费。 四是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加大柔性屏、超级摄影、端侧大模型等软硬件功能开发,开拓智能穿戴设备应用领域。 五是培育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新场景。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 六是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村社区消费环境。 问:从中长期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有哪些机遇和趋势? 答:近两年,我国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稳步回暖。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从中长期看,消费的发展机遇和趋势,以下“四新”值得关注。 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消费新需求。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时,消费升级的进程会显著加快。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随着我国人均GDP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消费升级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二是科技革命创造消费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消费,这将为消费供给迭代升级提供众多新机遇。 三是人口结构变化蕴藏消费新动能。随着我国居民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需求转换,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增速较商品零售额高14.2个百分点。同时,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个性表达和沉浸体验消费开始受到青睐。 四是农村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新潜力。2023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共计4.77亿人。随着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渠道完善,城乡消费市场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将带动优质消费品下乡及特色农产品进城,有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持续拓展新的消费增长空间。 问:如何推动《措施》各项任务有效落实落地? 答:《措施》涉及部门较多,政策的落实落地需要各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部门协同、央地联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推进跨部门协作,压实落实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措施早落地、早见效。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鼓励各地总结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央地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形成积极消费预期。 三是做好宣传解读。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拓展宣传渠道,让社会广泛知晓和应享尽享各项支持政策。 四是跟进总结推广。做好对《措施》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进,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完善相关措施。